慢性發炎潛藏在體內,要怎麼發現?有什麼症狀?常見的說法包括睡眠不好,睡醒後還是覺得累,常常疲勞,皮膚容易發癢、過敏或是濕疹等。另外像是肌肉、關節或身體內部不明痠痛,或體力退化、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眼睛怕光等,出現愈多,慢性發炎的可能性愈高。

症狀長期難緩解 找醫師檢查

不過,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潘柏榮認為,慢性發炎體質與自體免疫疾病不同。後者是身體的免疫混亂,把自身的東西視為外來物去對抗。而慢性發炎體質,是一種代謝功能失調所引發的全身性輕度發炎反應,早期並沒有專一器官明顯的表現方式,臨床上很難從症狀來推斷。

他表示,慢性發炎多半是全身性、長期性的,若認為身體出現和平常不一樣的不舒服,而且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透過充分的休息就能獲得緩解的時候,應該先找醫生檢測確認,先排除掉一些嚴重疾病,才能懷疑可能與慢性發炎體質有關係。

排除生活壞因子 身體可復原

事實上,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醫界近來年對慢性發炎作了不少研究,已經獲得一些共識,像是第二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硬化疾病、神經退化疾病,還有部分癌症,這些以前不認為與發炎有關的疾病,其實都和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息息相關。

潘柏榮說,慢性發炎體質是一種可以界定為功能性的問題,體內細胞組織的發炎現象,只要好好作生活調適,避免掉像是壓力、熬夜等不好的因子,加上均衡的飲食,避免有害物質的影響,身體機能就可能恢復,不一定需要藥物才能改善。

運動肌肉激素 能對抗發炎

有些人屬於發炎體質,這可能跟壓力、食物、環境、情緒都有關係,造成身體形成容易發炎的環境,除了改善飲食外,透過運動,讓自己回到身心平衡,也是很好的一個方式。

近來醫界認為運動能夠抗發炎,歸納起來,主要是透過兩種方式:一是改變容易發炎的環境,適當運動時,肌肉收縮會產生的肌肉激素(Myokines),對改善慢性發炎有幫助。另一是減少腹部囤積的脂肪。腹部脂肪很多跟疾病有關係,運動塑身能減少發炎的產生。

既然肌肉收縮會誘發Myokines的產生,可以抗發炎,但是運動百百種,哪些運動才有效呢?

大腿臀部 都屬大肌群運動

潘柏榮指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適合的運動不一樣,一般來說,為了讓肌肉有效產生Myokines,應該要從事大肌群的運動,身體肌肉中,以大腿、臀部都是屬於大肌群的運動,所以要從事全身性的運動,像是游泳、健走、慢跑、跳繩、腳踏車等都是,可以視自己的體能及興趣,選擇適當的大肌群運動。

另外,適當的運動強度可以誘發體內保護性蛋白的產生,提高身體對自由基的耐受度,減少發炎破壞。
【聯合報/記者王燕華/報導】
全文網址: 慢性發炎/適當做大肌群運動 可抗發炎 - 百病漫談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2261#ixzz2BnNjpczR
Power By udn.com

q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作者: 魏德聖 | Y!oung觀點 – 2012年5月3日 下午3:32

很多人好奇到底《海角七角》與《賽德克.巴萊》的成功秘訣是什麼?其實就是找到你的觀眾。現在台灣分眾市場越來越明顯,雖然主流觀眾仍是大宗,但觀眾喜好越來越個人化,也越來越鮮明,拍得很主流的電影不見得有票房,反而是獲得不同分眾族群認同的電影,才有機會席捲主流市場。

整體而言,主流是盲目的、跟風的,跟分眾的風,因此我不認為有主流的電影,我認為只有主流的觀眾,主流觀眾跟著大家的目光到處跑,電影宣傳大,他就會看見,然後盲目跟著進戲院看戲,卻不會盲目跟著說好,看到不喜歡的電影也會立刻離開,所以作品要有足夠的誠意,才能感動每個人。

《海角七號》票房破億是始料未及,它的效應是從兩個分眾開始發酵,一個是國片基本票房,另一個是墾丁海洋音樂祭的忠實聽眾,之後再單獨開發第三個分眾,然後針對第三個分眾一直辦電影試映會,慢慢的許多分眾一起發酵,產生颱風效應,再互相席捲,變成超級大颱風,把主流統統掃進來。

所以《海角七號》成功後,很多人問我,如何拍出市場接受度高的電影?其實與其用心計較別人在想什麼,不如多思考自己該拍什麼?想要滿足觀眾的接受度,你要先去理解觀眾,再思考用什麼話去告訴他,他應該要看些什麼。

很多年輕創作人常處於商業(市場)與藝術(創作)的抗爭,我認為不一定要有商業與藝術電影的分野,因為藝術的創作,加上商業的行銷,才是完美結合。

觀眾通常知道他們喜歡什麼,但他們喜歡的,不見得是他們需要的。導演要製造這種需求給觀眾,告訴他這是你必須看的。但前提是,片子要好看,不是拿不好看的片子硬逼觀眾看,這樣是破壞市場,破壞觀眾對電影的信任度。

其實電影最美的地方在於,觀眾可以接收到導演給你的訊息,也可以讓觀眾自己產生的新想法。如同照顧一顆種子長大,雖然事前不確定它會長出什麼花?結出多少果實?飛到哪個地方去?但身為創作人,最重要的就是好好照顧好你的花,最後種子總會隨風飄到某個地方,讓整座山開滿花。

這個過程中,種子可能會死掉,也可能種在某個人心裡,開啟了某個開關,連結到某些想法或感動。因此,做自己最重要,觀眾看完電影會得到什麼?只會留在觀眾心中,創作人不需要為了成本與市場思考太多,行銷交給其他人去負責就好。創造感動是做電影行業的工作,如果一味追求市場,你很容易就會忘記什麼是感動。

q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魏德聖 | Y!oung觀點 – 2012年5月3日 下午3:57

最近常聽到台灣年輕創作者抱怨台灣環境不好,其實台灣以外的電影環境更慘。很多人認為美國好萊塢或中國的市場很大、很蓬勃,但在那些地方,創作者成功機會卻相對小很多。在台灣拍電影的失敗率也許是90%,大陸可能高達99%,而在美國,成功機率則可能小到連1%都不到。

有些人覺得好萊塢導演很風光,卻不知道好萊塢是製片制度,在那裡導演被考驗的,不是創作力,是拍片的執行與溝通協調能力。因為所有拍攝細節、時程、劇本台詞早就設定好了,導演的工作,只是做好現場掌控的工作,確保拍片進度,所以導演的創作很容易被侷限。

吳宇森導演和我說過,他不習慣在好萊塢拍片,譬如說,有時候導演只是想修改一句台詞,卻得經過層層複雜的溝通才行,因為劇本是經過層層審核後確定的,導演為什麼可以說改就改?

成龍也曾經跟我分享一個小故事,某一次他為求完美,在接近收工時,要求補拍二個鏡頭,沒想到製作團隊怎樣都不肯答應,最後成龍要求原機不動,給他一個鏡頭就好,對方才答應。結果開拍時,他就卯起來對著鏡頭罵了一長串髒話。可見許多創作人在好萊塢,確實為了這些重重限制,吃盡苦頭。在那裡,導演限制多,還必須一關一關過,直到拍了幾部有票房和口碑的電影後,才有說話的權利。

相對而言,在台灣拍片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又剛好抓到時間點,從默默無名到出名並不難,而且很少人會在拍攝過程中一直限制你。台灣還沒有建立工業和製片制度,屬於比較野蠻式的打法,但對年輕創作者來說,反而容易打贏。

台灣年輕創作人應該要好好珍惜現在擁有的資源與環境,因為台灣電影能熬過那麼長的低潮期非常不容易。尤其大家只著眼於上一輩與這一輩的成功者,其實撐住中間過渡時期的創作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例如林正盛、鄭文堂、林靖傑等導演,他們忍著負債、被剝削,也是拍了一部又一部的片子,那個過程,像是一場「挨餓」的接力賽,若沒有這些連結點,台灣電影早就斷了。

2007年,周杰倫導了《不能說的秘密》後,台灣電影漸漸有了起色的跡象,雖然很多電影人很矛盾,認為台灣電影為何要靠音樂人來拯救?但從那之後,台灣電影的確漸漸復甦。

當然,現在也有人擔憂高峰過後,會不會又陷入低潮?我覺得,目前確實是台灣電影的盤整期,也許到明年年中前,會出現很多繼承之前破億票房片型的片子上映,呈現一股投資商的跟風潮,但市場反應可能不會如預期高。

值得高興的是,長久以來,台灣的創作多元性都比其它地方豐富,我認為年輕創作人只要專心做好自己的東西,守住自己的一塊田,終究會成功。而且這一代的年輕創作人很幸運,試身手的管道比過去多。因為拍電影是很昂貴的練習,我們過去即使拍短片,也要一直存錢、借錢,才能夠拍。

但現在卻有許多拍片機會,還是別人出錢讓你拍,譬如正夯的網路微電影,藉由這種機會,年輕創作人一方面可了解資金方想法,學習如何跟資方溝通,另一方面則可以直接透過觀眾的網路點閱率,了解市場接受度,訓練自己說故事的能力。

如果有拍微電影的機會,年輕創作人一開始不用考慮太多,有人出錢就去練習。當有一天你終於成為一個角色,記得回歸創作本質,忠於你的故事,不要失去原創力,否則終究不是拍一個創作,而是一部廣告。最後與年輕人共勉,好好種你的花,總有一天,它會開花結果的。

q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0 Fri 2012 22:25
  • ..

37歲「東方畫姬」 工作中猝逝書迷慟東森新聞 – 2012年4月18日 上午8:36
在插畫界相當知名的「東方畫姬」德珍,11號猝逝家中,原本14號就要過38歲生日,沒想到來不及過,傳出家人發現的時候,德珍像是趴著睡覺,桌上還有未完成的作品,是不是創作太過勞累,家人和出版商全都低調不願多談。

柔美線條畫出清代女性端莊賢淑,是知名插畫家德珍的畫作,連西式喜餅禮盒都看中她的畫風。尖端出版社企宣組長邱小祐:「最近的一幅作品,那時候是漫畫博覽會限定商品,這個商品上就是有老師親筆簽名,老師非常認真,老師是每一幅都親筆簽。」古代仕女總是畫得唯美細緻,無論服裝衣著,還是表情眼神,生動自然。

就是這樣寫真畫風,讓德珍贏得東方畫姬的封號,創作超過15年。但這個月14號,就要過38歲生日,卻在11號凌晨猝逝,傳出家人發現的時候,德珍趴在桌上,握著畫筆,似乎還在作畫。尖端出版社企宣組長邱小祐:「讀者覺得老師的畫作角色裡面眼睛都有感情,可以看到甚至有些畫作裡面是有泛淚。」

對於德珍死因,合作超過七年的出版社不願多談,拿出過去德珍的作品,強調這位東方畫姬,就像畫作一樣內斂低調,創作一直很多變,紅樓夢的美女林黛玉在她筆下,更讓人心疼愛憐,還有西洋的塔羅牌,皇帝、皇后也變身東方風,晚期創作則是鑽研少數民族女性之美,過世前的最後一本畫冊,就是以苗族、藏族女性為主,服裝頭飾細膩刻畫,讓人一再回味,可惜一代畫姬驟逝,讓書迷無限唏噓。

http://derjen.pixnet.net/blog 東風畫姬

真的是很令人震驚的壞消息,突然就走了

一直認為,我可以看德珍的畫,到很久很久

想不到....

一路好走 東方畫姬 德珍老師

q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Ttoday – 2012年3月19日 上午10:42文/賴賴

故事大綱:

從前從前…在遙遠的台灣山地裡,有一支信仰彩虹的民族。

有一天他們遇見了來自北方一個信仰太陽的民族,他們為了彼此的信仰而互相戰爭…

可是他們卻忘了,原來他們信仰的是同一片天空…

賽德克,一個位於台灣山區、信仰彩虹的民族,他們居住在山嵐繚繞的世外桃源,過著生態平衡的生活,族裡馬赫坡社出了一位英雄人物—馬赫坡社頭目之子莫那魯道,首度「出草」獵回異族人頭而聲名大噪,自此各部落間無人不曉這個名字。但好景不常,日治時代的來臨,賽德克族被迫改變原本生活,多數族裡男人搬木服勞役,而女人淪為幫傭,眼看祖先辛苦建立的家園和獵場,在日方統治下逐漸消失,感到痛心的莫那魯道,內心深信祖靈訓示,唯有在自己的獵場,通過重重的試煉,在臉上紋上驕傲的印記,成為真正的賽德克人,在死後才能走上讓祖靈認同的彩虹橋。

一九三○年,馬赫坡社新來的日警因誤會和族人起衝突,自此馬赫坡社便活在恐遭日警報復的陰霾裡,賽德克年輕人群聚要求戰鬥總頭目莫那魯道帶領他們反擊日本人,莫那清楚知道這是場必輸的戰役,更將賭上滅族危機,但他明白唯有挺身為民族尊嚴反擊,才能成為「真正驕傲的賽德克人」,於是率領族內年輕人血祭祖靈,準備奪回屬於他們的獵場。短時間內各部落紛紛起義,所有族人集合前往霧社公學校的運動會,三百個頭綁白布起義的族人,發起為民族尊嚴而戰的公學校大戰…。

突如其來的猛烈攻擊,讓日本政府震怒,派遣陸軍少將鎌田彌彥帶領幾千名的軍警聯合前往霧社討伐;而一向對賽德克族友好的小島源治巡查,悲痛得知妻兒遭到屠殺的噩耗,憤怒掩蓋了理智,逼迫莫那魯道的世仇鐵木瓦力斯出兵,協助日軍進行完全不擅長的山區游擊戰。太陽帝國的憤怒反攻,挾著賽德克族莫那魯道與鐵木瓦力斯之間的新仇舊恨,一場驚心動魄、以信仰之名的戰役,即將在櫻花盛開的漫紅山林裡一觸即發…

瘋言瘋語:

這部電影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他是一個不為任何立場粉飾,公正客觀的表現當時的一個歷史事件,一個我們已經忽略忘記,甚至不重視的民族精神,魏導的功力真的沒話說,他話不多,卻每個鏡頭都有語言,每個畫面都有故事,而淺顯易懂所以整部片沒有冷場,血腥的部份其實不多,也許出草提人頭的畫面令人驚悚,不過這卻是原住民出草的基本動作,如果做足功課,也就理解這不是殺人,而是一種過程。

文獻記載,賽德克人把出草的人頭當朋友,會一起抽菸喝酒,他們並不畏懼死亡,所以死亡的過程就只是個過程,而不是殺人,理解之後去看這部電影,會有很多很多的感動與心疼,導演畫面之用心,拍攝之辛苦,這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們這麼輕鬆的在電影院,吹著冷氣享受著,看完站起來為所有工作人員們鼓掌,真的是非常應該的事情,我們絕對無法想像拍攝這部片的辛苦的萬分之一。

不知多少次的不自主流下淚,是先人為了自己家園的犧牲,他們的精神,他們並不貪心,只是要回原來屬於自己的尊嚴,看完真的會有小仇恨日本,雖然那些士兵也許也是非自願,不過這就是宿命,所有的劇情多數是在下集產生,導演包山包海,不漏掉一絲重點的說故事法,真的令人佩服,所以片中沒有矯情,沒有哭得你死我活,清清淡淡的,該死的去死,該犧牲的去犧牲,都只是個過程,目的是為了要見祖靈時,不會被拋棄,一切的果都始於根,沒有了根,就什麼都不是了,所以一定必須要有"驕傲的靈魂",而不是賴活著,這個很重要,這部電影,希望未來可以納入課程當做課外必讀電影,他說的東西太多太多太言之有物又淺顯易懂了。

我想這個世紀,應該不會有第二部這種片了吧,天阿,那個攝影師太偉大了,操死!

最好是上下一口氣看完, 大概才能理解 現在的感動。這種戰爭片,很少導演會願意去拍山區和原住民的東西,吃力不討好,文化錯誤要被罵,山區連上廁所都有困難,市場性低也賺不了錢,簡直是拿肝在拍的辛苦,真的是台灣之光,太好看了啦。

都上映這麼久了,其實這篇心得也寫很久了,但到現在已經過了幾個月,每每想起還是一陣熱血,一定要把這篇放進『瘋電影』,讓台灣電影史的驕傲和『瘋電影』同在,也記錄下台灣電影史上最瘋狂與最溫暖的一頁。

賽德克巴萊~~擁有最驕傲的靈魂。

片  名:賽德克‧巴萊

英文名稱:Sàidékè balái

上映日期:2011-09-09

類  型:動作、劇情

片  長:4時36分

國  家:台灣

語  言:賽德克語、日語、台語、國語

導  演:《海角七號》魏德聖

演  員:馬志翔、徐若瑄、溫嵐、羅美玲、馬如龍

發行公司:果子電影出品、威視電影發行

官方網站:http://www.seediqbalethemovie.com/c1/index.html

提名得獎:共獲得國外7提名

IMDB評分 7.7/10 from 988 users

金馬獎提名得獎:入圍最佳劇情片、導演、男配角、新演員(3名)、攝影、動作設計、音效、美術設計、造型設計、原創電影歌曲、原創電影音樂等13項。獲得最佳劇情、最佳男配角、最佳電影音樂、最佳音效獎等四座金馬獎
http://tw.news.yahoo.com/%E7%98%8B%E9%9B%BB%E5%BD%B1-%E8%B3%BD%E5%BE%B7%E5%85%8B-%E5%B7%B4%E8%90%8A-%E5%BD%A9%E8%99%B9%E6%A9%8B%E4%B8%8A%E6%9C%80%E9%A9%95%E5%82%B2%E7%9A%84%E9%9D%88%E9%AD%82-024200447.html

q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瘦肉精、禽流感議題延燒,台灣食品安全再度亮紅燈,基因改造食品恐成為下個未爆彈?昨天有專家學者站出來,「揭穿美國食品安全的謊言」,呼籲政府正視基改食品對人類的危害,千萬別讓台灣的食品安全標準,跟著美國走。

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彭明輝表示,從含瘦肉精美牛爭議到基改作物大舉侵台,其實道理是一樣的,美國食品安全早被財團、政府掌控,台灣政府不能照單全收,「否則國內的食品安全會愈來愈糟」。

彭明輝曾翻譯「糧食危機關鍵報告」一書,他表示,基改作物產生的致癌風險遠高於傳統作物,對人體的危害遠超過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的公告,在許多國家,已造成對大豆過敏的人暴增五成,甚至奪走人命,「非得要小心不可」。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認為,基改的豆類食品種類眾多,可能成為下個食品安全的「未爆彈」,加上全台素食人口多達兩百萬人,目前從國外進口的八成大豆、六成玉米,全是基改作物,國內應儘快恢復自產黃豆、大豆種植的比率。

綠色陣線協會、主婦聯盟指出,國內已推廣「無基改農區」,目前有不少小農響應,也盼透過消費者行動,發起「糧食覺醒」行動。同時也呼籲農委會做有效的監測、衛生署加強基改標示的立法和市場抽驗,海關也應加強管制。

農糧署強調,農委會至今沒有核准基改作物的田間種植,且每年都加強監測,也曾抓到兩家違法種苗場,各開罰一百萬元,目前也在研擬修法加強取締,同時獎勵農民契作大豆、黃豆,每公頃補助四萬五千元,預計今年推廣種植面積到一千公頃。

全文網址: 學者憂:基因改造食品 下個未爆彈 - 飲食停看聽 - 美容養生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77952#ixzz1pSxkJeqN
Power By udn.com

q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報導】
▇ 得舒飲食 5大原則
得舒飲食(DASH)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一項大型臨床研究的簡稱,研究原名是「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得舒飲食成果非常顯著,證實了一套全方位的飲食方式,不但可以降血壓、降血脂肪,減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更可以有利於骨質的健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師孫雅祺表示,得舒飲食特色包含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與降低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應用上,「台灣版」得舒飲食有五大原則:

1.選擇全榖類:每天三餐中有兩餐盡量選用未經精製的全穀類,如糙米飯、地瓜、馬鈴薯等。
2.天天五蔬菜與五水果:多攝取富含鉀的蔬果,如莧菜、菠菜、香蕉、桃子等。
3.多喝低脂奶:每天攝取兩份低脂奶或低脂乳品,如低脂奶、優格等。
4.白肉取代紅肉:以魚、雞、鴨、鵝等去皮白肉,取代豬、牛、羊等紅肉。
5.吃堅果、用好油:盡量避免動物油,改攝取核果、芝麻或植物油。
※重點要求:需減少食鹽等調味料的攝取。

3大成效
1.降血壓:孫雅祺表示,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量與血壓有明顯關係,減少鹽的攝取可以有中度降低血壓的效果。而且,得舒飲食要求大量攝取蔬菜水果,所攝取到的鹽量自然比其他飲食來得低。根據美國心臟學會臨床研究發現,連續施行八周「得舒飲食」,可使整體血壓降低一成,等同一顆降血壓藥物的治療效果。

2.降血脂:孫雅祺說,許多高血壓患者都有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相關問題,得舒飲食遵循了心血管保健原則,降低了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可預防相關疾病或舒緩動脈硬化程度。

3.防骨鬆:由於高鈣攝取,得舒飲食對於預防和延緩骨質疏鬆也有不錯效果。

執行難度 ★★★
天天五蔬五果 入菜吃得多

孫雅祺說,得舒飲食五大原則中較難做到的,可能是「天天五蔬菜與五水果」這一項。她建議民眾可以用蔬菜入餐,例如蔬菜做成菜飯,如毛豆拌飯;或者用水果做成菜餚,如芒果雞柳、鳳梨蝦球、鳳梨苦瓜雞湯;也可食用無糖葡萄乾。將蔬菜水果打成蔬果汁再加入牛奶,變成蔬果奶也是不錯的選擇。

孫雅祺說,跟許多高度限制飲食種類與份量的特定飲食法相比,得舒飲食的配合度比較高,豐富性也比較多樣化,因此十分受歡迎。以演員來比喻,就像是一個「隨時來拍戲、湊咖都OK,本身又十分有才華」的演員,難怪會拿下多項獎項。

施行得舒飲食應注意…
得舒飲食雖有許多好處,但並非人人適合。孫雅祺說,腎臟病、糖尿病患者與腸胃道相關疾病患者,如欲嘗試得舒飲食,最好先跟醫師詢問。

1.腎臟病患:孫雅祺指出,腎臟病分不同階段,愈後期的病人愈不適合攝取富含高磷、高鉀的食物,但是得舒飲食中的肉類、堅果類、全穀類含磷量都不少。得舒飲食也要求攝取富含鉀的蔬果,這也不適合腎臟病患者。

2.糖尿病患:需特別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由於得舒飲食攝取不少水果,也需特別注意糖類成份攝取有無超標。

3.腸胃功能障礙:有腸胃道相關疾病患者,如吸收不良、胃潰瘍患者,可能也比較不適應全穀類,建議漸進增加攝取量。

得舒飲食推薦食譜
● 優格沙拉
材料:
蘿蔓適量、彩椒適量、紅蘿蔔適量、小黃瓜適量、大番茄適量、優格適量、玉米粒適量、核桃適量、葡萄乾適量
作法:材料洗淨切片,再淋上優格。

● 芒果雞柳
材料:芒果、雞柳、青紅辣椒皆適量
作法:
1.將雞柳洗淨切成條狀,加少量的鹽、胡椒粉拌勻醃漬。
2.芒果去皮切成條狀;青、紅辣椒洗淨去蒂和籽,切成絲。
3.將雞柳條倒下鍋炒至肉色變白,便可盛起。
4.將青、紅辣椒絲倒入鍋,與雞柳條翻炒,再倒芒果條下鍋炒勻。

● 薏仁燕麥牛奶粥
材料:薏仁、燕麥、低脂奶皆適量
作法:
1.薏仁、燕麥用水浸泡四小時後,放入電鍋中煮熟備用。
2.加低脂鮮奶拌勻,可加冰糖調味。

全文網址: 得舒飲食/高血壓剋星 硬骨頭尖兵 - 膳食養生 - 美容養生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70856#ixzz1n5ZIe6Gh
Power By udn.com

q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文轉載自 http://evilcapitalismheroes.blogspot.com/2011/10/steve-jobs-talk.html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

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麼休學?(聽眾笑)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

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 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 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的態度才軟化。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聽眾笑),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只知道我為了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聽眾笑)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這一點也不浪漫。

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去印度教的 Hare Krishna 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 Hare Krishna 神廟的好料。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務,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

舉個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我學了
serif 與sanserif 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方。

書寫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很迷人。

我沒預期過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電腦。

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等比例間距字體了。

又因為 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聽眾鼓掌大笑)。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休學,沒有去上那門書寫課,大概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

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 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 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同。( Jobs停下來喝水)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有關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 Steve Wozniak 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我們拚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
最棒的作品-麥金塔電腦( Macintosh),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解僱了。

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僱了?(聽眾笑)

嗯,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就這樣在我 30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解僱了。

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

有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了創辦 HP的 David Packard跟創辦Intel的 Bob Noyce,跟他們說很抱歉我把事情給搞砸了。我成了公眾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

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電腦中經歷的那些事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 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 Pixar 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Laurene)談起了戀愛。

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Toy Story),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聽眾鼓掌大笑)。

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 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 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復興的核心部份。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

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 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

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聽眾鼓掌, Jobs喝水)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聽眾笑)

這對我影響深遠, 在過去 33 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麼?」

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

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瞄,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預計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

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儘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胃進到腸子,將探針伸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聽眾鼓掌)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

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純粹想像時,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面這些: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聽眾笑)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

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教條所侷限-- 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聽眾鼓掌)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 《Whole Earth Catalog》, 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那是位住在離這不遠的 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

那是 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面 Google,在Google 出現之前35年就有了:這本雜誌很理想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

Stewart 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Whole Earth Catalog》, 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 1970 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 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非常謝謝大家。

q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時報記者藍祖蔚/專訪

三年前,魏德聖以《海角七號》炒熱了台灣人對國片的信心;今年,魏德聖以《賽德克.巴萊》高舉了台灣電影的製作標竿,更引領國人回頭審視歷史,重新認識更多原住民文化,引爆了熱情,也帶動了無數辯論。

批評也好,讚美也好,一如電影中的主角面對著「做也錯,不做也錯」的抉擇困境,導演魏德聖強調:「《賽德克.巴萊》能夠帶動反省,從過去想想我們的未來…」

問:《賽德克.巴萊》創下了台灣最高製片的七億元花費,你究竟想為台灣電影留下些什麼?最值得一提的奠基工程是什麼?

答:首先是合作的觀念。我要做的事其實是高度工業化的好萊塢常做的事,但是台灣電影工業並不成形,還在手工業的格局,所以我想透過這次拍片,結合現有人才,一次就建立台灣電影工業,結果發現其實人才一直都在,只是分散在各角落,欠缺整合,大家相互競爭搶生意,不願分享技術。工業化的關鍵其實在合作、難在整合。例如我們以為技術不夠,找來韓國團隊幫忙,看到他們鋼絲、爆破、機械運動、武行的實務操作後,才發現其實我們都會。差別在於過去各擁山頭,如今很多人都在談整合了。

台灣電影人才豐富 缺乏整合

其次是人員養成。這次拍片很大的力量來自一群沒啥經驗的年輕人,憑著初生之犢的幹勁,累成病,常挨罵,卻打死不退,感動了許多前輩。例如,「買便當」對好萊塢是簡單小事,對我們卻是最難的一件事,山區拍片如何買到五百個便當?每天只有半小時吃飯時間,找廚師來現場做菜,幾百位人員得浪費兩小時排隊打菜和吃飯,絕對不可能,最後劇務就得不辭辛勞,每天下山買便當。甚至強制規定現場要垃圾分類,這種精神太讓人佩服了。

更難的是怎麼上廁所?男生不難,女生很難,花錢買尿袋太不划算,只能就地去挖毛坑鋪塑膠袋,還有人得定期清理排泄物;例如在山上要調度八十輛車子,全靠一位小女生,後來她去支援李安導演在台中水湳拍片,也是調度車輛,以前要一組人才能完成,她也獨力挑起大樑,他們都相信協力完成這部電影是人生重要的一個關卡,沒經驗,沒關係,就是解決,就是面對。這也是為什麼殺青酒會上,大家哭成一團,因為我們完成了一件沒有人相信我們能完成的事。

問:台灣過去較少史詩電影,主要拍片規模有限,其次是不知如何從歷史取材,你卻從台灣近代史找到了著力空間,如何執行史詩理念?
答:史詩並非我要挑戰的觀念,在意的是用什麼角度去詮釋歷史,我很高興找到了「獵人」角度來詮釋《賽德克.巴萊》。所謂獵人文化的思維,就是一種「以歌聲追逐歌聲」的文化,「以生命追逐生命」的文化,原住民的重唱歌聲,就是同一曲調副歌追著主歌,狩獵人生亦是如此。

族群生命延續不息 才是史詩

電影的主角一心求死,死後才能上彩虹,他們追求死後的靈魂自由,不在乎現世,可是一直「求死」下去,除了悲壯,到底要給觀眾什麼東西?後來我想通了,人生還有另外一個目的:要活著,要延續族群的生命。有人死去了,留下來的人就是要承擔宗族血脈,於是,我在《彩虹橋》的最後再加上原住民石生神話的故事,一切都要回到生命源頭,不能忘本,能生生不息,才算得上是史詩吧!

問:你真正想要挑戰的是什麼?
答:《賽德克.巴萊》是一個很棒的故事,我找到了特別的切入點來看歷史,我認為主角陷入了一個「做也錯,不做也錯」的困境,究竟要不要做呢?要做,又要怎麼做呢?反觀我們自己,不也經常面臨這種「做也錯,不做也錯」的為難?

面對歷史,我們怎麼不去問當事人的動機?只追究是不是做過不對的事,這樣其實把人性的規格弄得太小了。大家不妨回到一九三○年代那個時空背景,當你的世界只有族人和異族人,只有傳統信仰時,面對異族壓迫,你會怎麼作判斷?設身處地去想,就會了解為什麼他們會做出那些事。

有了這層體會,對於歷史的仇恨,是不是就可得到相當程度的化解?特別是對於有著歷史矛盾的台灣人,我希望《賽德克.巴萊》能夠帶動反省,從過去想想我們的未來。

挑戰現代人價值觀 保留血腥

問:觀眾看電影時都會融合自身的經驗,因此各自解讀,引爆爭議?
答:一般電影是不需要解釋的,可是這部電影需要,因為它挑戰了現代人的價值觀,要多解釋,不能讓它自然發酵。例如有人嫌血腥,對於殺婦女和小孩的戲有意見,我最後還是保留下來,因為那是事實,我就不應該迴避它。

而是要思考如何面對它?我在上集結尾安排了極長的吟唱歌詞,透過祖靈的角度教訓這些孩子,先是責備,既而安撫,讓觀眾明白他們的價值、信仰與文化,再安排一位老婦人在現場高喊:「孩子啊,你們在做什麼啊!」我也讓莫那魯道在事變後,坐在太陽旗旁,環顧四周混亂,什麼話也沒說,只有很重的呼吸聲,因為他也有矛盾啊!

問:電影不少砍殺場面,卻沒列入限制級,列為輔導級,也引發了批判,你的看法?
答:輔導級是我爭取的,著眼點不在票房,而是我認為國中生和高中生都應該看,霧社事件雖然悲慘,已經開始認識世界的中學生,都應該在老師輔導下來看這段歷史。事實上,我們的電影小說,早就被教育部選入寒暑假必看書單中,故事上的血腥或暴力顯然不是焦點。孩子不笨,該溝通的時候就應該有人好好說給他們聽。

電影產業已經成熟 我們有根

問:《賽德克.巴萊》能完成,其間坎坷可說絕處逢生,總結的奮鬥心得是什麼?
答: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等資金到了再拍,我的答案是資金永遠不會到,可是人都到位了,氣也已齊備,拍是不拍呢?我知道,唯一能夠贏的是你先動,讓投資人看到決心,相信你的努力與魅力,只有把自己逼到一個不能回頭的情境下,才完成得了《賽德克.巴萊》。我要說的是,電影產業從製作到市場都已成熟,種籽都已發芽開花,代表有根了,投資人還在等什麼?

問:你對金主的喊話是這麼雄壯,對台灣年輕創作者的叮嚀是什麼?
答:不要盲目追求票房,要開發出自己想要講的故事,傳統思維是觀眾愛什麼,就給他什麼,不是的,現在要問的是你究竟想要做什麼?認真去做好要做的事,喜歡的觀眾就會靠過來,他們就是你的基本盤,只要你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創作,不必去追求流行,永遠要問自己想要做什麼。

將拍台灣三部曲 說祖先的故事

問:你花了十一年才完成《賽德克.巴萊》,怎麼走過這段歲月,最私密的心情是什麼?
答:我要以自己的過程來勸告想拍電影的朋友,不要急躁地想要去完成第一部作品,而是要問自己要拍的故事準備好了嗎?練習夠了嗎?人生所有的經歷過程彼此都有連結,不要因為窩在角落就洩氣,我也曾在角落待過好長一段時間,看到朋友都拍電影了,也曾急著問自己為什麼還在寫劇本?那個角落其實是在儲藏爆發的動力,關鍵在於不要把休息變成怠惰,雖然兩者只有一線之隔。

那段角落時光,我累積了很多劇本,很明確知道自己未來的人生能做些什麼,只要時間到,就可以去執行了。

問:接下來要拍的題材?
答:還沒有決定,棒球故事並不是非拍不可,「台灣三部曲」卻是一定要拍的。對我而言,《賽德克.巴萊》呈現的是別人祖先的故事,台灣三部曲則會是我自己祖先的故事。我在兒子出生後,看到堂哥整理出來的祖譜時,看到自己在家族中的關係位置時,就深受感動,就更堅定要拍台灣三部曲,算是對自己生命的一個交代。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sep/26/today-life1.htm

q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