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頭痛、失眠、手指僵麻和肩頸僵的民眾可得注意了,因為這是頸椎早衰症的早期警訊,可不是單純落枕問題。復健科醫師表示,現代人由於工作壓力大,長期姿勢不良,缺乏間歇性運動或運動不當,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降低工作效率,更可能使頸椎之退化性變化提早發生與惡化。
復健科醫師潘筱萍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以往退化性關節病變好發於40-50歲以上,但近來發現,30歲左右的患者愈來愈多,有年輕化的趨勢。潘筱萍指出,臨床發現絕大多數的患者都是頸部長期姿勢不良所致,無論是操作電腦、伏案閱讀、工作、做家事、躺著看電視…等動作,頸部長期過度承受外力壓迫,都可能讓頸椎退化提早報到。
何謂頸椎早衰症?醫師說明,由於頸部長時間處於姿勢不良或過度使用的情況下,這些不當的外力容易使得軟骨漸漸開始受到磨損,緊而引起局部發炎腫脹,如果周圍肌肉彈性不佳或韌帶損傷時,再加上持續不當的外力影響,就會使得軟骨一再地在磨損與腫脹的惡性循環下,終致軟骨磨損殆盡,而逐漸刺激頸椎體邊緣骨質的增生,長期下來形成骨刺變形,各種頸椎退化關節病變就隨之而來。
頸椎早衰症常見的症狀有哪些?醫師指出,頸椎早衰症,可能導致的臨床症狀,與頸椎退化性關節病變表現類似,可歸納為:局部組織傷害所造成的後腦杓、頸、肩胛部位的僵硬不適。骨刺壓迫到椎間孔處的神經所造成的神經根病變,可能引起肩膀、上臂、前臂、手及小指部位的痠麻、無力。骨刺壓迫到脊椎動脈,而出現姿勢性頭暈、目眩、耳鳴等症狀。因骨刺或椎間盤突出造成脊髓腔狹窄,若壓迫到脊髓,可能導致大小便失禁和下半身麻木無力、行動不穩等症狀。
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自我檢測頸椎健康狀況?醫師表示,當生活中經常出現以下徵兆時,如肩頸部是否僵硬不適。頭部是否常有隱隱疼痛、脹痛的感覺。脖子轉動時感到疼痛受限。睡眠品質不佳甚至失眠。此時就要小心頸椎的健康狀況可能亮紅燈,建議儘速尋求復健科專科醫師診斷及治療。
醫師表示,預防頸椎早衰症須注意姿勢、正確的運動(包含間歇性的局部運動或適當的全身運動),以及調整生活。另外,應留意工作時應每隔30分鐘活動頸肩,站起來走走,讓身體舒緩放鬆。
【2008/06/16 台灣新生報╱記者高碧蓮/台北報導】
- Jun 16 Mon 2008 20:13
頭痛、失眠、手麻、頸僵 頸椎早衰警訊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